请教马丁格尔策略长期使用的一些想法逻辑,各位汇友请进,虚心请教
DDD
可以实现,起始AM里面内置功能的第一 、 第二参数的分别就是你所说的这种原理 这样很优化 很好的确 我测试了 |
|
|
|
|
DDD
网格策略的特点,其实就是“仓位极轻,资金利用率极低”,以此来抵抗风险。
我在帖子https://www.eahub.cn/thread-137637-1-1.html中其实就说明了,“用顺势策略的总手数的不足20分之一的仓量”做马丁,那么其实就可以无视马丁策略的缺点,放心大胆去用原汁原味的纯马丁策略了。但是前提是必须弱化马丁策略,必须首先确保不启用马丁辅助策略,你的EA的主策略也能稳定盈利。
而单纯靠“仓位小、间距大”来抵消马丁风险,那收益率很低,可能只适合持有几百万美金以上的账户吧。 |
|
|
|
|
DDD
无论如何,马丁策略是“负数学期望”的策略,几乎所有人是靠“过拟合参数”以期找到某种不爆仓的参数,而策略本身不安全。
所以所谓的“优化”其实基本都不是马丁策略,都是弱化马丁策略!
你如果事先大概率“预测到”行情只有500点,很容易就富可敌国了。而假设你用300点用网格,然后超过300点用马丁,那么你敢因此就用小间距么?都突破了300点了,难道行情就不会继续拉爆马丁么?策略本身不周全。问题仍然是回到规律:弱化和限制马丁的使用。一旦你认为马丁策略的盈利占你的总盈利的大部分,那么魔鬼又来了,又要频繁爆仓了! |
|
|
|
|
D
500点的行情是不能预测到的,只不过单边波幅不超过500点,这算是大概率事件吧。如果设计的马丁能够处理500点的单边行情,那么及时未来出现超过这个“极限值”的行情,爆仓也是可能接受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