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语言

交易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 发表于 2024-2-20 1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我不爱学习,但是喜欢看书。每当看到书中有意思的内容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交易,总是觉得交易好像也是那么一回事儿。最近在看书的过程中,又有一些关于期货交易的胡思乱想,就随手记录了下来。
1、历史故事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后来宋朝的苏洵还写过一篇《六国论》,他认为六国之所以被秦国一一吞并,不是因为六国军事实力不强,而是因为六国不断白送给秦国土地,从而导致实力对比越来越悬殊。
在一强多弱的格局下,秦国使用的是得寸进尺的策略,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如果得寸,那就进尺。这背后的心理学依据就是沉默成本。对方之前的委曲求全是沉默成本,人总是放不下沉默成本,因为一旦放下了,就等于前边的所有付出都白费了。
但是,同样的方法,秦始皇用了就成功,还有个人比秦始皇用的更早,结果却失败了。这个人就是智瑶。
周朝后来礼崩乐坏,三家分晋,最后晋国被四大家族控制。最强的是智氏,其他三家是韩赵魏。同样是一强三弱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智瑶也想吞并韩赵魏三家,所以也采取了得寸进尺的策略,天天问那三家要土地,还当中羞辱他们。智瑶想的是,其他三家每忍一次,就要割让一些土地,就会削弱一分,自己就会强大一分,久而久之,对方就算忍无可忍了也晚了,那个时候双方的实力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
所以,尽管智瑶手下的谋士各种劝智瑶不要这么干,但是智瑶不听,最终赵氏忍不了了,第一个开始不给土地了。然后智瑶联合韩魏去攻打赵氏,赵氏被打的不行的时候,又去游说韩魏,讲唇亡齿寒的道理,最后三家联合在晋阳这个地方把智氏打败了,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阳之战。
同样的强弱格局下,智瑶和嬴政采取了同样的得寸进尺策略,结果一个是被人给灭了,另一个是把人都灭了。所以历史是很有意思的。当然,这个历史故事给我的启示就是,同样的交易方法,有的交易者用了可能爆赚,有的交易者用了可能就是爆仓。
2、交易逻辑
我们以「买入估值,静待驱动」的交易思路为例。我把这个交易思路进一步给具体化就是:大贴水+盘面利润亏损+高持仓。
先说结构。back结果是天然利于做多的,因为还可以不断向后进行展期操作。虽然可能也会亏钱,但只要结构不变,持仓数量不变,亏的是货值,而不是货的数量,只要货的价格恢复了,那么货值也就修复了,所以有人把这种长期back结构的品种逢低控制仓位去抄底称之为只亏时间不亏钱。
再说估值。估值分很多种,有现货利润,有进口利润,有盘面利润等等。因为我们交易的是盘面,所以我更关注一下盘面利润情况,当盘面利润亏损,我认为就处于低估值状态。尤其是当盘面利润亏损到现金成本以下的时候,空头基本上交不出货的。
再说驱动。驱动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供应端出驱动,还是需求端出驱动,但是可以从盘面上看到未来的驱动,就是持仓驱动。就是盘面持仓巨大,这种情况下一旦一方砍仓,就会形成强烈的踩踏,这个驱动就足够了,不管这个持仓减仓的驱动是因为供应端还是需求端都一样。
所以,买入估值,静待驱动的交易思路,就是找大贴水+盘面利润亏损+高持仓的品种逢低买,等待近月临近交割的时候,有可能出现一波大行情。
这个交易思路讲完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大资金和小资金的操作上有哪些区别,其实很多小资金思路是对的,但是采取了大资金的操作方法,结果爆仓了。
3、大资金操作
买入估值,静待驱动的交易思路非常适合大资金。大资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想要买上量。买不上量的品种,大资金做了也没意思,赚不到钱。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大资金都是左侧交易。
左侧交易甚至逆势交易的目的就是为了买到自己想要的量,同时成本还比较好。比如,大资金想做多,如果它直接把想要买入的数量开进去,盘面估计直接就被拉涨停了,自己不仅买的量不够,而且还会导致成本高很多。
所以,当价格下跌到大资金买入区域时,甚至是跌停的时候,大资金就会开始买,因为这个时候他可以买上量,同时成本非常好。只有买的量足够大了,成本又有优势,价格涨上去了,才能赚大钱。
大资金一般也不只是买一个合约,通常也可以是双主力合约作战,同时买入主力合约和次主力合约。如果主力合约没有买足,那么还可以考虑在次主力合约上买一些,毕竟back结构之下,次主力合约价格更低。
所以,对于大资金来说,当量买足了之后,随着后期价格的上涨,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当然,有时候市场也会超出他们的预期,尤其是宏观驱动比较强的时候,盘面一般跌过头了,导致他们也会产生较大的浮亏。
这个时候,大资金的操作思路就是不断展期。如何去展期操作呢?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大涨减近月,大跌加远月。总之,保持持仓数量不能丢,然后拉长时间跟市场去耗。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在下跌过程中back结构变contango结构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大资金一般会考虑去近月接货,顶近月,维持结构。当然,即使不去接货的话,大资金在大涨减近月,大跌加远月的情况下,近月合约数量很少,远月合约数量很多,损失也随着移仓到远月而大大降低了。
有的品种比较好,基本上长期不变结构,比如铁矿,就非常适合这种操作。其他的品种有时候容易变结构,这个时候大资金都是有货能力和处理货的能力的,近月合约会去接货去顶盘面,维持一下结构。
所以,我觉得买入估值,静待驱动的思想特别适合大资金,不用去分析和跟踪驱动,就是控制好仓位,双主力合约作战,找到大贴水+盘面利润亏损+高持仓的品种,持续去搞,最终一定会赚钱,而且是赚大钱。
对于一些国企来说,可能不允许有单边持仓,那么可以把单边做多改成跨期正套,思路都是一样的。
4、小资金操作
如果小资金也是这样做的话,采取双主力合约然后左侧择价买入,然后浮亏的情况下,每跌多少点,加仓多少手,很多时候,往往是爆亏甚至是爆仓。所以,很多小资金亏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扛单+浮亏加仓,结果越亏越多。
并不是买入估值,静待驱动这个交易理念不对,也不是大贴水+盘面利润亏损+高持仓去做多不对,而是小资金的操作方法不对。大资金是因为买不上量,所以才左侧趁着大家都在卖的时候去买,这样才能买上量。
小资金不存在买不上量的问题,满仓的话,盘面可能也没啥波动,所以不适合左侧逆势去轻仓买入,然后向下挂单。因为你的资金实力有限,行情下跌的幅度可能远超过你的资金承受能力。
这就像我经常说的一个比喻一样:狮子跳过的悬崖,兔子如果也想试试,那只有粉身碎骨的份儿。
小资金的特点是灵活,一定是择时的,而不是择价的,只不过是在择价的区域进行择时。力求入场当日就能获利,入场两三天不赚钱,就要先出来再看看。小资金切记不能在没有盈利的状态下去打阵地战。
大资金的操作方法是阵地战打法,小资金打阵地战必死无疑。这个就像是打仗一样,实力弱的一方,就要打运动战和流窜的方式,利用敌人的弱点去打击对手。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农民起义战争都是靠运动战取得胜利的,例如,黄巢、李自成、毛主席都是借鉴了庞勋起义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因为阵地战特别耗费资金,一般发生农民起义的时候,都是因为帝国腐败,已经没有多少钱了,而帝国的士兵打的又是耗费资金的守城战,直接就把财政给拖垮了,从而造成帝国分崩离析。
大资金是因为有“无限量”的场外资金供应,所以打得起阵地战,而小资金场外资金有限,根本没办法打阵地战,所以要想赢,只能去打游击战。
小资金的量不是靠左侧浮亏加仓买上量的,而是靠浮盈加仓买上量的。入场的第一笔单子不盈利,就坚决不加仓,加仓的单子跟新开仓一样,不盈利不再继续加仓。小资金择时交易的操作核心就是华尔街幽灵的法则一和法则二。
5、交易思考
即使我们基于同样的逻辑(大贴水+盘面利润亏损+高持仓)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做多),但由于操作方式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截然相反。
所以,关于行情的逻辑和判断方法是有普适性的,但具体的操作方法却是因人而异的。但很多时候,急于求成的交易者往往舍本逐末,对于行情的逻辑和判断方法不感兴趣,只是对赚钱的操作方法非常痴迷。结果别人赚钱的方法,到自己这里都变成了亏钱的方法。
假设你从小资金做到了大资金,然后又继续赚钱。当你总结经验的时候,你很难说这些年自己的交易变了没有,说变了也是有一点变化,小资金的时候是一种操作方法,大资金的时候是另一种操作方法。说没变也没变,因为还是基于大贴水+盘面利润亏损+高持仓的逻辑去做多。
这就像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有时候我觉得是同一个人,但有时候我又觉得不是同一个人。
交易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是我们保持不变的东西,也有一些是我们不断变化的东西。在我们向外去学习、请教寻求输入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哪些是具有普适性的,哪些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愿所有的交易者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
如果有帮助,就支持一下我呗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举报

评论 使用道具

精彩评论2

夕阳西下
DDD
| 发表于 2024-2-20 23: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买的量足够大了,成本又有优势,价格涨上去了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求稳
DD
| 发表于 2024-2-20 23: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成强烈的踩踏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发新帖
EA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