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方法论阶段 市场状态是会周期性变化的,在波动性扩张/收敛周期的轮换中,它会让很多策略出现失效并导致系统进入回撤期。 很多人会把这种转换当作无可避免的风险,宣称“接受概率才有希望盈利”但我不这样看(因为这似乎把交易当成了一个“赌博游戏”而忽略了专业性和分析能力。 特别是当你做过十年八年就会知道,市场波动收敛的持续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随机折返的范围也时常会超出我们的预期,真去扛风险,大多数人是扛不住的。 所以真正的交易并非是机械化的“不变”,而是意识到市况变化而“善变” 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趋势演变阶段的划分、市场背景的归类就变得尤为重要,毕竟市场在未来如何演变我们无法确定。 但在当下,我们却是可以推理自己哪些交易行为在目前的市况背景中存在概率面上的优势或劣势,以此决定采取何种交易逻辑或者如何调控自己的做单节奏。 那么什么是概率面? 比如突破,在具有简单性的描述上,单次突破成功与否的概率似扔硬币一般各50%,但当你细分了场景后,你会发现这个原始概率会随 着背景不同而产生变化,譬如在趋势动能强劲的情况下,突破策略会更加有效概率面强化到70%,而在震荡收敛中可靠性被消弱下降至30%。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用的并不是策略本身(所以我反对傻瓜式交易)而是在评估该策略在此场景中是否具有概率面的优势,或者说,没有“正确”的策略,但是永远有“正确”的使用环境。 就像,今天靠支阻破位追单是正确应对,等明天可能等踩均线回调介入就变成最佳选择了。那么对于市况的判断有标准化的分析模式吗?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但我只能说,有,但是都不简单。 毕竟,对于市场基本原理的归纳,大多源于自己的交易经验,而且语言描述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采取的分析逻辑则完全是抽象的,而且如何认知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所需的思维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的“知识范围”和“逻辑能力” 说白了,我们对于价格运动基本原理的理解,找到自己的核心逻辑,以此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 比如顺势交易,其核心是市场结构,建立一个观察市场的“框架”并以此衡量动能强弱,区分趋势运行阶段,那么进场和出场都有“法”可依。 二.系统建立阶段 方法论本身是具有“模糊性”的,它存在细节缺失和考虑因素多变的问题。 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做到绝对的理性和客观,分析的思路往往会受到交易倾向的影响,屁股决定了脑子,看多自然怎么觉的怎么看都要上涨。 就像前面说的“突破走势”一样,当我们观察到某些行情,价格突破阻力后形成了单边走势,会倾向于用某个观点来解释这种市场现象。(因为你能解释的才能转化成经验,如果你解释不了那是经历) 这种先突破,然后形成趋势(先有...然后...)的解释观点,让我们有了对于时间前后顺序的感受,往往会导致交易者形成刻板的因果思维。 把“现象”错误地归纳成了“规律”,是很多人胜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交易原理,只是在搏某种市场现象的产生。 三.纪律养成阶段 其实方法层面的东西都不难,花点时间花点学费各处取取经早晚能琢磨明白,唯独习惯和纪律方面不好解决,那都是教训磨出来的。 交易有两大难:一是接纳亏损、二是接受少赚 对于前者来说,很多人不愿意心甘情愿地接受亏损,他们喜欢在损单之后再反手,不想结束“今天的游戏”更不愿意带着亏损入睡。 而对于后者来说,也有很多朋友凡事力求完美,喜欢把“少赚” 归于自己的判断失误,好像预测顶底,抓到完整趋势,是自己本应做好的能为之事一样。 但从客观角度来说,当你损完一笔单子之后:于情,自我效感下降难以保持冷静,很难确保自己反手的判断是合乎逻辑的,继续搞会不会引发情绪化的问题? 于理,止损的出现,可能是力度不佳或者是出现折返,但其大概率说明今天的市况变化是超出你预期的,继续搞会不会因为市况不理想导致再次损单? 我一直强调当日开仓不加仓,单日止损不再做的理念! 因为,当你正确以后,再次正确的概率是不高的,但当你失误以后再次失败的概率却是极大的,这源于市场变化往往和人性的趋利避害是相逆的。 同时少赚来说,交易不在于“进得好”,而在于“出得好”。出的好才是师傅,进的再好你中途的盈利也都只是浮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