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交易工具的梳理,技术指标可分为先行指标与滞后指标。对两者的全面理解及配合运用,将对交易构成更好的指导。 技术指标分类 各类技术指标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量工具,但只有领会指标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知道哪些指标能够更好地指导交易,作为梳理,我们可以把所有技术指标分为两大类: 先行指标能在趋势形成前就提醒交易者入市,比价格线性,我们前面提到的RSI就是先行指标,它不需要等到价格跌了一段才后提醒卖出,而是利用价格计算市场力量。判断出买方力量过强时就立刻发出看跌信号。 举例,从先行指标中挑选 RSI 和 SAR,如图: 滞后指标而之前讲过的均线、MACD和即将介绍的布林线则是滞后指标的代表。它直接以价格涨跌为基础来判断未来走势。价格涨一段,就判断价格会继续涨;价格跌一段就判断价格会继续跌,十分单纯。所以当单边行情出现,滞后指标往往会在趋势走出一定幅度后,才慢悠悠提醒投资者入市。 如果单纯从概念上看,恐怕没人愿意使用滞后目标,因为谁都想更早地预知未来市况。这其实存在某些误导成分,让投资者觉得先行指标一定好,滞后指标则是一无是处的迟钝,事实并非如此,先行指标所谓的好处,前提是它提醒的交易时机判断准确,而实际上先行指标在发出错误信号,误导交易方面可谓声名狼藉,并且不同先行指标也可能给出相互矛盾的信号,让人左右为难。 以英镑兑美元日线图为例,今年5月底RSI指标给出买入信号,SAR却并没有什么反应,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虚假信号的情况。 另一方面滞后指标看似全无好处,但均线、MACD等常被用于预测单边大趋势,即使提醒入场迟了,也能捕捉到大段幅度的盈利,这类指标的优点在于信号错误的几率要少很多,所以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哪个更好,难以简单去下定论,理解以上两个概念的重点,并非牢记各技术指标如何分类,而是交易者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放大两者的价值。 在两类指标的选定方面,最普遍的说法就是波动行情中用先行指标去抓反转;单边行情中则用滞后指标去捕捉趋势。这样与两类指标的优缺点相契合,再结合投资者个人交易风格,以此达成取长补短的最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