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是圍繞 “交易理念應該如何取捨” 進行探討 本人研究交易3年多了,從一無所知的小白到各種看書學習,各種自學,聽各種大神的教誨。除去那些理念是完全不對的,剩下有幾種理念我不清楚是條條道路通羅馬還是他們之間是有層級的關係,希望大神們指點一二。 理念一:設計某個機械策略,這個策略在邏輯上具有概率優勢,然後通過歷史複盤檢驗是可以正收益的,然後就一絲不苟的去執行它。(例如海龜模式) 理念二:以道氏理論的長期趨勢很難改變為依據,平時不動,等待自己定義的趨勢成立後入場,然後一路尋找加倉點(用各種技術手段分析)通過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來盈利。(例如李佛摩爾或者斯坦利克羅)。 理念三:完全無視趨勢,站在大資金的角度分析,只分析大多數散戶虧貨會怎麼做,然後在短週期用k線理論反向做單來獲利,比如專做關鍵位置的假突破。(例如海龜湯系統或類似主觀系統) 理念四:忽略趨勢甚至忽略價格圖表,可以任意多空開倉,重點做好對單子盈虧狀態的處理,做到贏大虧小。(例如雞島的K殺)。 我目前所接觸到的我比較認可的有這四種理念模式,不知道他們是平行關係還是層級關係?對於多年交易的成手來說是任意選擇一種都可以還是最終會走向同一理念。 以下是不二哥的回答內容: 本來90%的關於交易的問題邀請我都懶得回答,因為太初級了,但是這個問題讓我眼睛一亮,我覺得問的很好,一看就是認真交易(實踐),認真思考總結(認知)過來的朋友,而且你的“實踐--總結--思考”的路徑完全正確,我首先鼓勵你這樣堅持下去,你很快會脫離出那99%的交易者,達到新的交易高度。 先說我的答案:一定是理念二! 你交易3年,看了很多書,你一定經歷過和我一樣的混亂期: § 交易策略混亂:到底是對沖套利,還是超短炒單,還是波段交易,還是趨勢交易? § 交易法則混亂:到底是海龜,還是馬丁格爾,還是ABC波段,還是利弗莫爾順勢加倉趨勢? § 交易時間框架混亂:到底是日內交易,還是日間波段,還是大週期趨勢? § 交易指標混亂:到底是均線,還是MACD,還是KDJ, 布林線。。。。。? § 學習的偶像也混亂:到底是李佛摩爾,還是舒華茲,還是索羅斯?李永強,楊洪斌,還是吳洪濤? 各種混亂縈繞著你的判斷,策略,方法,有時候你各種方法和週期混在一起用都不知道,導致最後的無效交易和虧損。 所以你的方法是對的:先找到大概覺得認可的人和方法,然後自己去“實踐”,和“驗證”,每一條交易都要做好筆記,認真盤後總結,慢慢總結和篩選出幾條自己比較認可的理念(這個過程我大概看了100多本書,用了4年,總結了5000多條交易,寫了兩百萬字的筆記),堅持下去,你最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化”過的交易系統。
那麼為什麼其他三個不適合你?" style="margin-bottom: 20px; border: none; vertical-align: middle;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那麼為什麼其他三個不適合你? 第一個理念 海龜法則爭議很大,後期被公開寫成書以後,甚至有很多機構專門研究方法去獵殺海龜,從盤面上形成很多“假突破”,然後來回去打止損,俗名叫“海龜湯”交易法。 引申去說,你可以找到類似的機械系統,然後編程去回測,然後去執行。 但是我請問,你執行得了嗎?你放多少錢?幾萬?你什麼時候能實現財務自由? 幾百萬?交給程式你放心嗎?也許先在3個月回撤個50%,你忍得住煎熬嗎?那時你還完全信任系統嗎? 你能完全保持自動嗎?比如英國要脫歐公投,你還敢任程式去跑嗎?你會經得住類似各種雜念的煎熬嗎? 有成功的嗎?有!“森林裏最老的驢子”做到了,公開的新浪博客帳戶做了7年,翻了12倍。 但是你要好好想想這個方法到底適合不適合你。 這裏有個“倖存者偏差”的誤導,那個“倖存者”的特質,不一定反應真實的情況(包括什麼超短線,日內交易一年翻幾倍的人)。還是認真想想這樣成功的人的人數(概率)和用時間去衡量,超過80歲飽經風霜的交易壽星,沒一個用這個方法的。所以這個方法到底能不能長期經受住考驗。 我是不想像個行屍走肉一樣去浪費時間,至少這不是我的風格。 第三個理念 這種思維其實根本不是什麼“大資金的角度”,是徹徹底底的“屌絲思維”,大資金真的不會惦記著你這根韭菜,行情震盪只是最近的基本面根本沒有讓市場力量形成合力而已,只要力量形成,趨勢勢不可擋,任何“大資金”的機構都不敢阻擋。所以你的這個思維,只能形成“抄底摸頂”的短線行為,根本做不長久,你可以去統計,一次大趨勢形成的突破力量給你造成的虧損,足以覆蓋你的10次短線盈利,而且很耗費精力,得不償失。 我在2013~2014年的時候玩過類似的方法,在震盪的區間內做“馬丁格爾策略加網格交易”,震盪區間的中值的上下分別掛網格單,上面隔開一段空間分別掛N個空單,下麵掛多單,我曾經3個月盈利90%,200多單無一虧損(100%勝率),結果2014年5月美聯儲QE結束,開始加息預期,當時根本不懂基本面,結果歐元/美元10個月跌了3500點,我的帳戶是爆了又爆。後來痛定思痛,開始“反馬丁格爾策略加網格交易”,就是上面掛n個多單,下麵掛n個空單,想去不判斷方向抓趨勢,結果遇到1年多的震盪,虧損50%。 所以任何方法都有死穴,早點丟掉“一招吃遍天下”的屌絲思維,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時間背景,結合基本面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才是王道,程式是做不到的。 第四個理念 這個是很傻的方法,也許你覺得輕倉,飄單可以盈利? 其實有很多問題,止損多少?大止損?據統計,輕倉大止損,小止盈,勝率可以達到90%,但是一旦你剛好遇到一波大單邊行情,你做反了。這一單損失就很大了。就算止損大到始終無法執行的地步,那麼一個大單邊,走幾年行情不回來,期間怎麼操作?等著?我見過一個朋友,做美元/日元,有一個單飄單,5年,終於把虧損飄回來了,還得意洋洋,我無語。我問他你考慮過時間成本嗎?你考慮過通脹嗎?這貨就是來刷存在感的,不是來實現財務自由的,財務自由不可能靠這個方法實現。 當然也有一些另類,比如“橋水基金”也是大資金飄單,幾乎什麼市場都買,分散風險,然後飄單。但是達裏奧可是宏觀大師,美聯儲預期,各國利差,債務水準,他對全球大類資產的走向預期的大概率判斷非常清楚,所以他也是建立在基本面上面的研判。
總結和最後的加持" style="margin-bottom: 20px; border: none; vertical-align: middle;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下麵說下你的第二個理念為什麼是正確的: 對於資金不多,又想實現財務自由的的小散來說。第二個理念是絕對的真理。我知道的利用這個理念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數不勝數。國外的克羅,國內的林廣茂,葛衛東,王春祿,還有最近在韜客論壇看的一個2萬美金3年多做外匯和期貨做到1850萬美元(直播了3年,帖子叫做《終於將2萬美金變成了200萬美金》)的朋友,都是用這個方法。傑西·利弗莫爾的方法經歷了100多年的時間考驗,是可靠的。 問題來了,很多人研究過李佛摩爾,但是為什麼賺錢的人那麼少呢? 原因有這幾點: 第一,沒有耐心 李佛摩爾書裏寫的很清楚,沒行情就去釣魚,度假,有時候幾個月都不交易,你們做得到嗎?你們為了等一波大行情等幾個月甚至幾年嗎?(很多農產品4年才一波炒天氣或者病蟲害的大行情) 但是即使離開市場,也會經常看行情,保持敏感度。 第二,懶得學習基本面 在我看來,很多人覺得基本面不重要其實是懶惰的表現,因為他不懂,也覺得麻煩,不想去學(我也是理工男,化學專業,一樣重新學習的經濟學和金融學)。 覺得只靠一個數學指標交易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對不起,沒聽說過這麼致富的人,有的話也是曇花一現,運氣好而已,很快就打回原形了,所以不要妄想了。 經濟學是社會學科,和學自然學科的理工男的思維模式不同,所以他們不願意去改變自己,重新去學習,指望數學,程式,去解決金融問題,這個在長期是行不通的,我建議不要浪費時間了,免得把人生耽誤了。 所以交易沒有秘密,難在以上兩點你們做不到。 最後說下李佛摩爾的方法的巨大優勢: 第一,通過基本面的研究找到邏輯拐點,然後觀察市場。由於基本面的改變帶來的影響,往往是持續數月的大趨勢行情。不研究基本面做交易是沒有定力的,賺一點就想跑,賺不到大錢。林廣茂交易棉花,初始資金2萬多元,用26個月做到28億,靠的是基本面做信念。有基本面做信念支撐,才能持倉巋然不動,吃完大行情的大部分。 第二,“試錯”,我特別喜歡這個詞,這個詞特別好。充分說明了對客觀行情的尊重。 我最開始做趨勢行情的時候,往往總是頻繁交易,重倉交易,因為我陷入了“結果偏差”,就是我在看歷史K線圖的時候,往往注意力放在那種“雄偉”的大行情上面,然後開始妄想自己現在進場就是大行情的起點,機會就在現在,錯過多可惜,我想一口氣吃個胖子。什麼分批建倉,多浪費時間精力。結果統計過以後,10次有1次能抓住行情就很不錯了,大概率還是陷入震盪行情中,而1次的盈利遠遠不能彌補9次的損失,1年下來白忙活還虧損。 所以,“試錯”的這個詞仔細想想很有道理,“錯”這個字,提示了你大概率是錯的,以為的大行情並沒有啟動,“試”這個字,讓你要把倉位分成5~10份去建倉,因為你不知道是不是大行情(大行情是指最低三根月線K線,60多個交易日級別的行情),大行情是“試”出來的(一定要理解這一點),要不斷的去“試”,大行情走出來了,你自然倉位就滿了,而且建倉在頭部。如果行情沒走出來,自然止損一點,不傷元氣。 其一:行情如果真是幾個月的大行情,你即使花個5~10個交易日建倉(一定要隔日順勢有浮贏再加倉),從總體行情來看,也其實建在頭部,根本不會錯過行情。而且只要判斷正確,你的倉位自然會建滿,你根本不用著急。 其二:就算錯了,因為每個單獨立核算,損失的是全部倉位的1/5到1/10的止損,自然很小。可能第一個單就不對,就不會加倉了。而且小倉位建倉還可以充分對抗隨機波動率,不再害怕被隨便打出止損,可以把止損放大一些(比如前一日的高低點)。 其三:如果配合穩定可靠的入場信號,比如做多,就一定等價格到20日均線之上或者均線多頭排列做多。這樣其實交易頻率,倉位,自然而然就降下來了(我現在大概1~2周才進場試錯一次)。做對了抓一把大行情(我一般都是50%以上),錯了止損一點(我一般不到1%)。平時休息。反復重複這樣的操作,哪有不賺錢的道理。 第三,美國一家交易所曾針對不同風格客戶多年的期貨交易結果做過統計,其結果是: § 100位做趨勢的人中,有70位能存活下來; § 100位做波段的人中,有20位能存活下來; § 100位做短線的人中,有10位能存活下來。 所以你賺不賺錢先不談,在沒行情的時候先比誰活得時間長。有多少人在抄底摸頂的頻繁重倉操作中死去?有多少人死於行情啟動前黎明前的黑暗?有多少“志比天高”,覺得自己是巴菲特、索羅斯的人死在了漫長的交易歲月裏? 我10年前也覺得自己很牛逼,能改變命運,人定勝天,一個月帳戶也翻過倍,也想過索羅斯算個p,我照這個速度很快超越他。 可是歲月是把殺豬刀,專殺我這樣的“傲慢的豬”,隨著時間的推移,讓我明白了,“耐心和等待”是交易市場“最偉大的品質”。任何人都不可能和時間作對,我不能改變命運,只能“認清”和“隨順”。 李佛摩爾方法在對抗時間方面的優勢是巨大的,沒有趨勢行情,可以等待數月。這個是其他方法沒有的。它大大增強了你長期在市場存活的概率,為等待大行情提供了條件。
總結和最後的加持" style="margin-bottom: 20px; border: none; vertical-align: middle;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我之所以掙大錢,從來不是憑我的作為,而是始終憑我的無為。明白嗎?憑我的耐心堅守。正確判斷市場方向,其實沒有什麼奧妙可言。你總是發現很多人在牛市早期便已經看多,在熊市早期便已經看空。我認識許多人,他們都有能力精准把握時機並正確行動,當價格恰恰處在有潛力造就巨額利潤之處時,便開始買進或賣出。 然而,他們的經歷總是和我同出一轍——也就是說,他們都沒有從中實現真正算數的利潤。既能夠正確判斷,又能夠耐心堅守,這樣的人鳳毛麟角。我發現,這屬於最難學會的內容之一。但是,作為一名股票作手,只有牢牢掌握這一點之後,才能賺大錢。對一名交易者來說,真正學會交易後贏得百萬美元,比他在懵裏懵懂的日子要掙幾百美元還容易。 ——傑西·利弗莫爾 總結和最後的“加持” “無間道”啊“無間道”,不存在什麼“平行關係”和“層級關係”,領導講話那種“既要...又要...還要...”的思想,最後往往一個都做不到。你必須徹底拋棄其他理念對你的干擾,純粹的把理念二變成一種信仰,融化在你的體內,變成一種習慣和條件反射,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威力,當然“內化”也需要時間和過程,需要你去實踐。 我很高興你總結出了理念二,只是你還沒有完全確認。沒關係,你甚至可以在花幾個月去驗證別的理念,直到徹底否定別的理念(必須要自己說服自己才能全然相信,排除雜念),開始全心全意的驗證理念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走上了一條光明大道。慢就是快,幾年下來,你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 最後簡單的列一個書單吧,是關於經濟學和金融學比較簡單易懂的書: 1,得到APP中的《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音頻課程,可以開車,休閒反復聽,通俗易懂,強烈推薦; 2,華爾街見聞中的專欄《付鵬說》,對全球宏觀經濟的規律原理研究很透徹,曾在英國一家對沖基金任職,對全球大類資產配置很熟悉。屬於學術結合實戰派,很有水準; 3,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把十大經濟學原理搞懂就行了; 4,多貝裏的《清醒思考的藝術》,糾正大量錯誤認知的必備良書,建議時常翻閱,糾正錯誤思維; 5,索羅斯《金融煉金術》中日誌部分,傑西.李佛摩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丁聖元翻譯)(記者實錄,也算第一人稱著作了),林廣茂的2萬到20億的部分操盤日誌。關鍵看大師們的第一視角思維,當他們遇到盤面變化的思維方式(風控的思考,如何操作(加倉,減倉,調倉),邏輯等等),打開當時的K線圖,把自己帶入那個時刻,努力思考,看看自己和他們有什麼思維不同,考慮自己哪里有問題,如何思維同步。交易水準的差異最終是思維方式的差異。這種學習方式非常重要。 祝大家交易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