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觉得市场中所存在的支撑和阻力很“神奇”,似乎应该只存在于交易者主观上的概念,明明就是自己画出的一根线/带,但偏偏价格运行到这些特定的点位时,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波动反应,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支撑和阻力到底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交易者主观上所形成的共识?今天我们借一篇文章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支撑和阻力的存在,是基于主观的群体共识
群体共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认知偏差——锚定效益 盲目相信经验所形成的直觉反应——近期偏好 交易者盈/亏状态下对于风险感受的不平衡——处置效应 从锚定效应来看,为什么我们经常把前一轮趋势的高/低点视作支撑和阻力呢?
因为对于交易者来说,价格走势是唯一客观且公开的东西,而在图表上走势转折所形成的高/低点,是最具有标志性的信息,它作为一个前期的“价格锚点”横向比较当前的价格幅度,我们才能得出具体的高低概念。当参考对象(前高、低)和比较的环节(从抽象走向具体的分析过程)成为对技术分析的常规认知时,价格在支阻附近的变化就会对交易者的买卖信心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阻力前为什么卖?其一看到前高似乎压制了价格,碰一下就出现回落,一副动能衰竭的样子;其二当价格接近前高时,价格似乎“高位运行”,可能已经“涨到位了” 同理,买为什么买?其一相信当前价格已经突破了高点,打开了新的上涨空间;其二是通过前期支撑,相信当前的买入价是洼地;那么特定区域集中的买入决策同样会托举价格回升,自证支撑效力。交易者持仓信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决策,当支阻区域附近出现较为集中的买卖决策时,那么就会产生“虚变实”的自证预言效应。从近期偏好来看,受限于大脑机能,我们总是对近期所经历的事物具有更深刻的记忆力,而在很多情况下,近期经验不单不能似我们变的更加明智,反而会使我们充满偏见,变的更加局限,错误的认为——市场会一成不变,明天只不过是昨天的重复在某个时间段,走势持续保持同一种运动模式的情况下,会让很多交易者对这种“短期规律”深信不疑,他们相信一旦价格跌到支撑位,就会有一如既往有买盘入场止跌回升,涨到阻力位也会延续之前的波动规律,受阻回落。
对于前高/低的参考,通过技术分析的共识转变成一种市场反应时,那么对于这种短期市场规律的信念无疑会强化这个现象,之后便会产生“挂损短多/空”, “摸到支/阻止盈”之类的交易意愿,那么这也会在阻力支撑附近增强价格波动反应。当然这些喜欢搏拐点的朋友大概率要为“局限性”付出代价,因为趋势的产生往往源于打破常规,相信近期经验,提前平仓拿不稳仓位错失真正的利润,依靠短线支撑阻力频繁操作也会搞乱立场,看不见大趋势的威力。从处置效应来看,大多数交易者他们相信自己在盘中临时起意的“干预”和“调整”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在盘中由于对盈亏感受的不平衡(盈利时风险感受敏锐,亏损时风险感受迟钝)人更加容易进入非理性的状态,过度操作不光没有用,反而会破坏原来的交易计划,导致出现扛亏,止盈的不良习惯。就像有些朋友会认为只要趋势放缓,就意味着离顶部不远了;只要形成水平高点,K线出现受阻态势,顶点就出现了。原来的计划出场位很容易被这种短期判断所取代,特别是有浮盈的情况下,生怕出现回吐,此刻对于“遇阻”和“回调”的风险感受更加敏感一旦走势出现水平高点,价格有明显的遇阻态势时,就可能造成交易者持仓信心下降在高点位置持续的清仓抛售,集中卖出的意愿会加强阻力的有效性。
但话说回来,趋势的产生本身就是源于一连串的阻力破位,前期的压制逼迫散户卖飞优质筹码后,换来更好的上涨,因为“蛋糕”就这么大,多一个人就得少吃两口。而且踏准趋势的总归是少数人,大部分散户恐怕更愿意盯着阻力去猜顶搏空,当他们选择把止损挂在新高时,堆积的止损盘就会成为下一波趋势的“燃料”说到底,趋势的运转不可能恰到好处,它必然有其偶然性和突变性,才能使大部分受损,小部分人获益。处置效应的问题在于,盘中盯着价格波动,我们很难保持思维立场的客观和理性,更容易被短线涨跌影响跟着盘面波动走,思维偏直觉化,常规化。看见阻力就联想到反转,联想到反转就害怕自己盈利回吐,但此时你的想法是理性的?还是走势潜移默化间引导你这么想的?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想一想,是盘前没有盈亏压力,顺着逻辑推导制定的计划可靠性高?还是盘中靠直觉和盘感的临时起意可靠性高? 这些答案不言知名。
(二)大众的认知偏差,反过来就是交易优势
从锚定效应来说,很多朋友不知道自己的单子应该拿到什么时候,看多大的周期,那么完全可以把“锚点”设置为一个持仓转化信号,原则上小级别的走势打破前高后,就往更大的级别推移,扩大自己的盈利预期。那么再结合主动减仓,顺向推损的方法,可以很好的保护利润,追逐更大的持仓利润;当然级别也不能一扩再扩,到日/周就差不多了。
从近期偏好来说,当某个时段,市场集中出现某种交易行为时,其同质化的策略会导致利润空间越来越低,拉长持仓时间,而较为相似的分析模式,又会使得散户的止损集中设置在支阻之外的某个范围,慢慢的一个行动迟缓又弱点明确的“猎物”出现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收敛性震荡后面的突破往往可靠性更高,一旦破位很容易引发爆发性的单边走势,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波动超过临界很容易就能击穿止损区域,引发争先恐后的抛盘。至于处置效应,我觉得就不用说了,建立交易纪律和控制交易频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们也是区别于业余和专业交易者的分水岭。专业交易者通过纪律来降低多重风险的冲击(情绪化、回撤、误判、不良市况),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业余交易者呢,他们只剩两个字了,就是“死磕”,拿捏不住的市况硬着头皮做,承受不了的风险咬着牙扛单,明知自己没有盈利基础,还坚持送钱,简直可以用“悲壮”两个字来形容。前者输了一次还有下次,而后者输一次可能是产破了,也可能是一个家没了,所以古人说:“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我想这应该也是交易的几大境界吧。
其实我们交易的核心,不是系统也不是策略,而是一个自洽的“市场观” 你如何理解趋势轮转、市场行为的内在规律就能在无数次判断中找到最“正确”那个选择,当然正确不是一定对,而是它适合于当下的我们...
|